舆论如何影响认知|我每天看到网上那些评论,都快以为是真的了...

时间:2024-03-07浏览:142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我们现今的网络舆论越来越极端了,社会舆论也变得越来越分裂了呢?


在现今的网络讨论中,“一言不合就撕逼”,“人身攻击”,“死亡威胁”,甚至是“人肉/曝光私人信息”似乎都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相信任何原本渴望自由言论,输出个人价值观的你,在经历这一系列骚操作的折磨后,应该都想退网了吧?


即使你在网络上发布的言论并不极端,可能只是相对开放一些,也有概率被扣上“女拳”,“境外势力”,“阴谋论”等负面标签。


虽然我们永远无法以“上帝视角”来看待这样的现象,但从人性出发,心理学或许能提供一个寻找答案的视角。


01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本就不同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性格,成长经历,生长环境都大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本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一种认知模式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是指一种偏好证实你个人想法,三观,以及认知模式的认知偏见。换一句话来说,我们总是趋向于看见我们想看见的,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当我们认定了一个观点,我们的大脑会持续、有选择地去寻找和它相关的证据,来就此证实我们的观点的准确性,同时对那些证明我们错误的观点和证据进行选择性的忽略和否定。


准确来说,确认偏见是一种认知捷径(Sanderson, 2010)。


例如,一个人相信左撇子比右撇子更有创造力。当这个人遇到一个既是左撇子又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时,他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位左撇子的艺术家是证明他想法的证据。


那如果这位艺术家是右撇子呢?这个人的想法会被扭转嘛?大概率不会。因为确认偏见的存在,他会继续寻找证实自己观点的证据,忽视与他观点相反的证据。毕竟,大家通常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确认偏见也有助于形成和强化我们的刻板印象,我们很容易忽略与我们的印象不符,甚至矛盾的信息,但我们更有可容易记住那些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


例如,近几年以来,媒体通过专注报道和夸大女司机相关车祸新闻,给大众植入了“女司机不靠谱”,“女司机是马路杀手”这样的负面印象。


但如果你仔细查看交通事故的数据就会发现,在现实中,男女司机造成交通事故的比例为4.6:1。但是随着大众高频次地接收有关女司机的负面报道,他们的刻板印象会不断强化,就会坚信女司机就是不靠谱,即使现实并非如此。


确认偏差还会影响我们解读和回忆信息的方式。当我们在浏览网络新闻时,我们会更容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解读新闻,也更容易支持那些与我们产生共鸣的角度。因此,面对极其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站队。


例如,支持或反对特定问题的人不仅会寻求支持它的信息,还会以支持其现有观点的方式解释新闻报道。


02

我们无法和所有人感同身受


当我们在网络上发表激烈的个人观点时,强烈的情绪会被不由自主地挑起。尤其是当我们通过热点事件共情了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情绪会异常强烈。


我们会想象,如果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有多么悲痛与愤怒,于是正义感爆棚,长篇的激进言论就此产生。


虽然共情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对于社会进步,维护弱势者权益起到至关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都会选择与事件中的弱势方共情。


更何况,共情本身就极具主观性,我们会更容易和与我们相似,拥有类似人生经历的人产生共情(Bloom,P,2017)。


例如,近年来网络上充斥这和“代孕”,“嫖娼”这种有争议性话题的讨论。


反对这两者合法化的人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女性身体被物化后会面临的潜在危险。而支持这两者合法的人大多会以男性需要生育权,满足生理需求等角度发言。


我们在暂不讨论两种观点谁对谁错,不过能够清晰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这一方强烈共情。如果对一方的共情代表着充分否定另一方的观点和情绪时,撕逼就会开始。


这点其实不难理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和家人或恋人吵架的情境。当你的情绪和想法被直接否定时,你的自我防御会进一步升级,很有可能在极度高涨的情绪下说出更极端,具有伤害性的言论。


那么在网络的环境中也是如此,尤其当大家都躲在电子屏后,无法直视彼此的面孔,看到对方的表情和反应时,曲解与误解就更容易产生。


网络的匿名性更是降低了发言者的责任感与羞耻心,进而增强了网络言论的攻击性。


03

社交工具的推波助澜


在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中,众多Facebook, Google, Twitter的前员工都揭露了一个我们不争的事实:大数据在操控你所看到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被“监视”的感觉,和朋友对话不久后,关键词就会出现在社交软件的相关推送中,仿佛你们之间的对话被记录下来了,后台的分析从中抽取了其中最吸引你注意的关键词。


这样细思极恐的情境,似乎成为了我们当今生活的常态。


通过社交工具,我们看似获得了庞大的信息库,能够轻易地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群体的视角,但这样多元的信息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理智和开放。


相反,我们每个人所接触到的信息,依旧和我们个人的视角相关,而在大数据算法的助攻下,我们的确认偏见被进一步加剧,就此增加了社会中的两极分化。


仅仅是在Google中输入“气候变化是...”这样的相对中性字眼,搜索引擎所呈现的信息则会根据每个人的所在地而做出不同的推荐:


“气候变化是最大的威胁”

“气候变化是阴谋论”

“气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气候变化是不存在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搜索效果所呈现的信息相差巨大,无论是证实一个观点,还是反对一个观点,网络会给我们推送大量的相关信息。


因此,网络上的撕逼吵架好比“鸡同鸭讲”,看似在讨论同一个话题,但每个人都还是站在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上单方面输出,很难接受和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


更何况,当虚假新闻介入其中时,人们的认知会受到更大的挑战。一项MIT的研究显示,在推特上,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真实新闻的传播速度快6倍,而这些被杜撰的新闻,通常也会以更具有煽动性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虚假新闻的火速传播甚至能直接影响一个民主国家的竞选结果。通过社交媒体,人们总以为自己了解更多,却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世界观早已被科技巨头们牢牢操控。


纵使现今的网络舆论戾气很重,每当大家参与热点讨论时都会不可避免地头冒青烟,但我们又无法离开社交媒体,因为它们也是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拓宽眼界,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阅读能够充分意识到网络世界对我们造成的潜在影响,我们也需对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有更多的觉察。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上网,即使你和别人所持观点不同,也无需争个你死我活,毕竟上网开心最重要啦!

转自: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