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构桥魂:力学与匠心之舞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结构设计与制作大赛

发布者:蒋 琦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学生对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解,增强结构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在移动荷载与撞击荷载下的工程实践素养,20251018日,土木工程学院在敬本楼举办桥梁结构设计与制作大赛。赛事由院团委主办、科协承办,面向大一至大三全体学生,共吸引28组队伍同台竞技;现场竹香与胶水味交织,尺子与砂纸齐飞,一场关于轻量化与高强度的较量悄然打响。

  比赛以两跨四车道桥梁为题,限定竹材与502胶水,要求模型在移动小车与撞击测试的双重考验下保持稳固。称重、量尺、预装后,28座竹桥轮番上阵:有的靠“Y”形墩脚化解冲击,有的用预拱桥面抵消变形,还有的把节点做成榫卯再滴胶固化;每当小车平稳落地、撞击球被弹回,现场便爆发出一阵掌声与叹息的混合荷载。经过一整天的加载与评审,经过评选张思越、秦慧文、戴芊羽荣获一等奖,于文瀚、张文博、唐瀚麒、姚长宏、孙天月、王祥宇、韩驰、戚光銮、陆贵飚、殷澜珊、江晴、季宇红荣获二等奖,张文耀、陈浩、严新永、张嘉雯、姜佩琪、程珍、杨玲慧、苏妍、卢佳慧、章粲然、仲爽、张宇、曹家漪、蒋语菲、虞壹淼荣获三等奖。获奖作品最轻仅重78克,却稳稳承载12公斤,荷载质量比突破150,真正诠释了四两拨千斤的工程美学。

  赛事落幕,但竹桥的余温仍在:同学们带着被胶水粘满的双手和满载的数据离开,把课堂里的弯矩图、剪力公式写进了下一座更长的桥。通过此次大赛,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锻炼,更为后续参与更高层次学科竞赛、投身实际工程奠定了坚实而鲜活的基石。


一审:蒋琦

二审:史璐璐

终审:王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