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之间好像流行一种“搭子文化”,去哪之前先在群里喊一声“我要去楼下吃饭,有人一起吗?”“报了健身课,有人一起吗?”
“演唱会搭子”,“减肥搭子”,“拍照搭子”,各项活动,应有尽有。甚至,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加微信,只互相点赞”的网友关系,是名副其实的“点赞之交”。
目的一致,其他无所谓,说走就走,合作愉快!
这样的关系,亲密已经不被摆在首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功能性。
这样的联结,满足了我们的哪些需求,又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青睐呢?
01
#我们学会看见自己#
很多人选择找“搭子”是因为这是一种负担较小的社交活动。
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
不需要有太深入的交谈;
只需要做个伴,满足浅层的交际需求。
这样的相处,相较于两个人互相了解,更多在于关注自身的快乐与需求,以实现个人目的为桥梁,各取所需。
相比于传统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概念,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拥抱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将自我感受放在首位。
02
#做人要有边界感!#
找搭子,我们不用去剖析自己,去交流对方更私密的事情,这样的交际满足了我们对于分寸感和边界感的要求,让我们感到安全。可以说,心理边界和社交边界(personal boundary)是年轻人默认设立的一道防线,两人之间互不干涉。
这样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互相影响。而这样的搭子社交,无疑将防线前移,只允许以特定兴趣为中心的,更加垂直的社交关系。
也许,在大众所熟悉且难以抵挡的“熟人社会”中,这样一种搭子关系成为年轻人对“熟人社会”无声和潜意识的斥驳,是重新建立分明的个人界限的一个尝试。
03
#“我可不是没有朋友”#
当然,有的人找搭子是出于对独处的抗拒,也许是出于害怕孤独,也许是出于害怕被人认为自己不合群。
正如马斯洛需求模型中所提出,我们需要亲密关系的滋养,搭子关系满足了一部分这方面的需求。同时,根据查尔斯·库利提出的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社会关系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会通过他人眼中的自己去定义自身。但我们会先去想象对方眼中的自己是怎么样的,犹如从一面社会的镜子中观察自己那样,再去判断和构建自我概念。
我们也许会认为,如果我自己一个人吃饭,其他人都有朋友的陪伴,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没有朋友,我很孤单。
找搭子,改变了自己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短暂改变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就像有的人从派对的喧嚣中想要找寻被簇拥的快乐,却在回归独处后的平静时感受到更深的落寞和沉寂。搭子社交,可以满足我们对外呈现的社交状态,但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内里的需求是否也得到了满足。
04
#搭子社交,是无拘束的开放,
还是孤独感下的无奈之举?#
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结交认识的人,在既定范围内给予对方反馈,却不需要参与对方私下的生活。我们只需要根据喜好去筛选合适的搭子,满足我们的即时需求,这种轻松的关系不那么复杂,却可以收获加倍快乐。
在如今快节奏而选择众多的社会中,它给我们更无拘无束的选择权。没有筛选朋友或者恋人的条条框框,我们也可以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对方。另外,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群体归属感,找到繁忙的社会中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圈子和位置。谁说搭子就只能是搭子,有人将这样的社交方式视为更高效的过滤器,在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之余可以发掘更多共通之处,或者发展成为更亲密的好友。
但同时,也会有人提出,这是否是亲密关系的降级。亲密关系的六个核心特征分别是:
了解(knowledge)
关心(care)
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
相互一致性(mutuality)
信任(trust)
承诺(commitment)
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发展,且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而年轻人似乎逐渐丧失了部分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因此,选择搭子社交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全,不需要触及到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带来的被背叛的风险。
同时,随着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陷入到一种群体性孤独当中。我们害怕孤独,却更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即使我们随时随地能约到附近的人,展开一段对话,加入进庞大的社交体系当中,我们却难以进行深入的交流。搭子社交,便是其中一种体现。
其实,无论怎样的社交方式,都是不同人群在尝试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关系。不论是从搭子社交中找到了更快乐、更好的自己,还是迟疑但又渴望推开亲密关系的大门,或许我们总能找到一段关系中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也能从不同关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关注到自己的生活与需求,再去决定自己应该进入一段怎样的关系。
转自:壹心理